







本报讯 长期以来,中石大校友坚守能源强国报国的初心使命,以创新破局,以实干筑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奏响了奋斗乐章。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00 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颁奖仪式先后举行 ,中石大 1988 级校友张新功、2003 级校友罗鸣、2004 级校友杨海风、2015 级校友陈可营 4 位校友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 级校友王珺、2007 级校友赵长森、2011 级校友雷露蕾、2013 级校友张婧雅、2015 级校友陈可营被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张新功,中共党员,1988 级石油加工专业本科,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青岛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入 选 国 家 第 二 批“万 人 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广东东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荣获科技部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十佳民营企业家等称号、荣誉。主持及完成重要科研项目60项,发表论文22篇。
罗鸣,中共党员,2003 级油气井工程专业硕士、2019级能源与环保专业博士,现任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副总经理、中国海油海上高温高压钻完井领域集成技术体系带头 人 ,曾 获“全 国 五 一 劳 动 奖章”。投身南海油气勘探开发事业近 20 年来,罗鸣和团队一起攻坚克难,以安全、高效的钻完井作业,推动了我国海上多个高温高压、深水气田的勘探开发,探索形成的针对性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次、省部级奖项 7 项 ,授权专利 40 余件,制定行业标准 6 部,为我国抢占全球相关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作出突出贡献。
杨海风,中共党员,2004 级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2006级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现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经理。主要从事中国近海油气成藏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工作,在持续活动断裂带深部油气保存富集机制、新近系浅层规模性岩性油气成藏机理、古近系“断裂-岩浆”联合控藏机制和盆缘凹陷生烃机理等方面成绩突出,主持发现渤中 26-6、垦利 6-1、垦利 10-2等一批大中型油气田,有力支撑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天津市、自然资源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海油集团有限公司等省部级、行业级科技进步奖20 项。先后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陈可营,中共党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 2015 级硕士 ,现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文昌油田群作业公司主任工程师,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主导及参与了 11 个海上装置建造、投产 ,多个“国内首次,行业领先”项目建设。面对非常规状态下的单点解脱作业,陈可营带领技术团队开展方案攻关 ,首创“浮筒注水+悬挂配重”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实现非常规状态下的单点解脱,创造了同类作业最短纪录。他带队开展技术难题攻关 950 余项,创新成果转化专利 126 项,培养出两级技能专家 11 人、特级技师 3 人、技师与高级技师 4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名单,其工作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列入“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推广。
王珺,中共党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007 级本科 ,现任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净化一车间党支部副书记、主任。扎根高含硫天然气净化生产一线 14 年,牵头攻关形成 19 项节能技术,创新“高负荷+调峰”“低负荷休眠”生产模式,实现天然气净化率和商品率提升 0.53%,两年增收净化气 3800 万立方米,开创“两图一表”标准化操作法,降低开停工能耗 24.3%。在安全环保领域,创新构建“一图十卡”HSE 体系,研发不动火堵漏技术并纳入企业标准,引进无氧机器人卸剂等5 项新技术,推动(下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