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期次:第10期    阅读:9   

五年前,一群中石大青年怀揣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的殷殷嘱托,奔赴天山南北,扎根新疆基层建功立业。5 月 4 日,《人民日报》头版刊文《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回望习近平总书记给校区首届毕业生的谆谆教导,讲述中石大青年的使命初心。5 月 6 日,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新闻联播》报道了中石大青年以扎根基层的执着、建功西部的豪情,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青春实践。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青 年 者 ,国 家 之 魂 。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关系自身发展,更关乎民族未来。

“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 都 能 坚 持 为 之 奋 斗 。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 、国 家 、人 民 所 需 要的。”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深切关爱。

西北戈壁,钻井井架矗立,机器轰鸣。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2020 年毕 业 季 ,中 国 石 油 大 学(北 京)克 拉 玛 依 校 区 ,118 名即将到新疆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在离开母校之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大学四年学习和思想上的收获,表达了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坚强决心。

“得知你们 118 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给 他们回了信,信中不仅有对118 名 同 学 的 关 怀 和 鼓励,更有对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嘱托和期许,勉励大家“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 同 人 民 一 起 奋 斗 ,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青年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到西部建功立业,既是理想的召唤,也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崇高使命。

雪 域 高 原 、巍 巍 群山、滚滚江河……占国土面 积 七 成 多 ,西 部 地 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

发 展 西 部 、建 设 西部,背后有着深远眼光和战略统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稳扎稳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 时 间 之 河 川 流 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推动西部大开发,青年是重要参与者,重任在肩。

作 为 社 会 中 最 有 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广大青年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 会 进 步 的 无 穷 力 量 。这一披坚执锐、敢打善拼的群体,正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在广袤大地激扬无悔青春

在 新 疆 这 片 充 满 机遇与梦想的热土上,一批批青年正以扎根基层的执着、建功西部的豪情,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让最美的年华在西部热土熠熠生辉,书写无悔青春。

看 到 今 年 习 近 平 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炼油二部技术员李帅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 2020 年 7 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的情形。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回信内容历历在目,回 信 中 有 这 样 一 句 话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是 2020 年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来到了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从一名实习生到一名技术员,在工作上逐渐成长,融入到这片热土。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西部、扎根基层,练就过硬的本领,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李 帅 的 故 事 只 是 众多学子奋斗历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紧密对接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全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校生 由 2016 年 的 460 人 扩大 至 2024 年 的 9514 人 ,规模增长 20 倍。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扎根西部、投身石油石化行业建功立业,留疆就业毕业生占比超四分之一,其中疆外生源 达 83%。 广 大 青 年 学子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化作攻坚克难的澎湃动力,扎根边疆,为我国能源保供贡献青春力量。

文/人民日报、新疆广播电视台(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