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广大有为青年把青春挥洒在边疆大地上

□克拉玛依校区援疆教师骆小平

    期次:第10期    阅读:4   

新时代意味着新征程 ,新 征 程 代 表 着 新 使命 。“今 天 ,新 时 代 中 国青年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 最 好 时 期 ,既 面 临 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 任 于 斯 人 ’的 时 代 使命。”边疆现代化是中国式 现 代 化 的 应 有 之 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广大青年 积 极 参 与 的 现 代 化 。广 大 青 年 应 胸 怀“ 国 之大者”,肩负民族复兴之任 ,在 党 的 领 导 下 不 断发挥着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边疆建设的主力军与生力军的作用。

深刻认识到边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要把边疆地区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2024 年 12月 9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就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5 年 4 月 8 日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就指出,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边疆地区是周边工作的前沿。要发挥边疆 地 区 沿 海 、沿 边 等 优势,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 地 ,形 成 陆 海 内 外 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这些重要论断是对我国边疆治理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与重大创新,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要求与鲜明特色,标志着我们党对边疆治理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形势下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贯彻落实边疆发展所需的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资源

2020 年 7 月 7 日,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深情说道:“得知你们 118 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 斗 ,努 力 成 为 可 堪 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他对广大青年人才扎根边疆基层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支持,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边疆要发展,必须不断提升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尤其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各类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是最为活跃的要素。因此“必须要加大教育资源向边疆地区的倾斜力度,重视高科技人才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制定系统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团队投身边疆建设,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有了良性循环的教育资源和人才政策,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加入到西部建设的队伍中来。

近年来,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成绩巨大,可圈可点。如新疆历史性地实现了南疆本科教育全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不断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与“十大产业集群”更加契合,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总书记回信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作为自治区唯一的部属“双一流”高校,在校生(下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