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挑一!中石大学子登上人民日报

    期次:第10期    阅读:6   


5 月 5 日,人民日报刊登《2024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遴选 100 名优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展示其事迹风采。中石大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宋泽华,从全国9万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宋泽华,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杨进教授、宋宇副教授。曾获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大赛一等奖、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二等奖。面向国家海洋油气资源智能开发的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深水浅层建井和作业安全控制与理论研究,以第一学生作者身份在海洋油气工程信息化领域顶级期刊发表文章 5 篇,国际会议文章 2篇,多次参加国际海洋与极地工程大会宣讲研究成果,获软件著作授权6件。作为学生负责人,参与自然基金等国家项目 2 项、企业研发课题 4 项,曾赴东海、南海现场参与研究的钻井参数与时间协同效应下水下井口承载力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水下井口失稳下沉关键难题,为我国首部海洋钻井国际标准 ISO3421 制定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跨越山海,逐梦能源

2019年初,宋泽华开始了在新疆油田的实践之旅。面对荒凉的戈壁和严酷的气候,他深刻感受到,只有深入一线,才能真正理解能源行业的内涵。这段经历让宋泽华学到了宝贵的专业知识,也让他体会到了老一辈能源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回到校园后,宋泽华更加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为了夯实基础,他坚持预习和复习,遇到难题就请教老师或同学,力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2020年,宋泽华前往北京参与人工智能实训项目,接触到前沿的 AI 技术,了解到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他意识到,传统能源行业需要与新兴技术相融合。

加入深海工程创新团队,是宋泽华学生阶段重要的转折点。团队专注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由于宋泽华缺乏这方面的背景知识,为了赶上团队的进度,他利用假期和平时的空闲时间刻苦补习相关知识。

潜心科研,硕果累累

科研之路充满挑战,但宋泽华始终以执着的信念迎接每一次困难。在导师的指导下,他选择了深水立管喷射安装作业参数优化作为研究方向。为了攻克难题,宋泽华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实验过程中,他不断尝试新方法,调整实验方案,最终完成了论 文《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deepwater riser jetting installation parameters u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并发表在国际期刊 Ocean Engineer?ing上。

此外,宋泽华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 2023 年 6 月 ,他 前 往 加 拿 大 参 加ISOPE大会。2024年 6月,宋泽华再次受邀前往希腊参加 ISOPE 2024 大会,展示新的研究成果。这些交流机会,不仅提升了他的学术水平,也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天道酬勤,砥砺前行

在学业和科研之外,宋泽华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提升综合能力。2022年,他参加第四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扎根实验室,多次调研,反复修改方案,最终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这不仅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也加深了他对专业的理解。

同年,宋泽华参加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大赛,与团队密切合作,凭借创新方案荣获一等奖。2023 年,在“华数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再次斩获全国二等奖。宋泽华深知,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激励。

回首过去,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迎难而上者进,志存高远者成。”他坚信,只要勇于面对困难,坚定志向,就能实现梦想。

文/本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