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广大有为青年把青春挥洒在边疆大地上

    期次:第10期    阅读:4   

(上接第二版)规模较建校初期增长 20倍,并布局人工智能、能源与动力工程两个紧缺专业,强化学科建设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近年来毕业生绝大部分选择留在新疆,建设西部地区。这正是总书记关于边疆地区教育发展相关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实际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今年是总书记给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回信五周年。回访那些青年学子们,他们已经成为边疆地区所在岗位上的佼佼者,但仍然艰苦奋斗在基层第一线。这封回信不仅是对克拉玛依校区教育事业的肯定,更是对全国青年学生的鼓舞和激励;不仅是对边疆地区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新时代青年学生投身西部建设的殷切期望。

其实,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样的时代召唤从未过时,一直永葆青春。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生态保护、社会民生等方面均取得卓著成就。其间,众多有志青年满怀热情地奔赴西部、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青年一代总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 ;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挺身而为。无论是在西部建设、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中,或是在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等伟大斗争中,中国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青春书写在一线,传承“五四精神”,交出时代答卷。当前,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但西部地区比较起来处于发展进程中,确实存在条件艰苦的困难。但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 中 国 梦 需 要 一 代 一 代 青 年 矢 志 奋斗。

如今,这里既没有荒凉的沙漠,更没有荒凉的人生。扎根基层的学子们把赤诚 的 家 国 情 怀 化 成 了 边 疆 的 一 片 片 绿洲。我们相信,广大有为青年一定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重任,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在西部建设摸爬滚打中、在为 实 现 人 民 美 好 生 活 的 奋 斗 中 激 扬 青春,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