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回信,一份使命

    期次:第11期    阅读:34    作者:若贺曼

我是若贺曼,来自土库曼斯坦,目前已经在中国 生 活 学 习 了 14 年 。2023 年,对我来说是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一年,我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一起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校七十周年的喜悦,以及我们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感受。没想到,主席在百忙之中回复了我们,这让我倍感荣幸和温暖。

习主席在信中写道:“中国和中亚国家山水相连,友谊深厚,命运与共。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有为青年传承和发扬。”这段话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亚故事,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的决心。

收 到 重 要 回 信 两 年来,我始终牢记嘱托,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促进中国和中亚的合作贡献力量。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和能源安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中国和中亚国家在绿色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2024 年,我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在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成为国际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我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教务和对外汉语教学管理工作,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和 学 习 ,培 养 更 多 知 华 、友 华 的 青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深入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更多人,也让他们能够更 深 入 地 了 解 我 的 家 乡 土 库 曼 斯坦,以及整个中亚地区。我也尽己所能,积极推动中石大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创新改革,站在来华 留 学 生 校 友 和 教 职 工 的 双 重 视角,为提升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培养质量建言献策。

两年过去了,习主席的回信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我深知,作为一名“中国通”,一名友谊使者,我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中国和中亚的友好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一带一路”的友谊之花更加绚丽地绽放。

我相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友谊将会更加深厚,合作将会更加紧密。我也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中亚青年来到中国学习、工作,成为连接中国和中亚的友谊桥梁,共同书写“一带一路”的精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