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夏天,习近平主席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鼓励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那一刻,我激动不已,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作为来自苏丹的留学生,我时刻牢记主席的嘱托,努力做中非友谊的使者。
2004 年刚满两岁的我和五岁的姐姐,因母亲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求学,一起来到中国。中石大美丽的校园、幼儿园里友好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构成 了 我 童 年 美 好 的 记 忆 。 那时,我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经深深地被中国文化吸引。2014 年我再次来到了中国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回到了有珍贵童年记忆的地方,闻到了怀念已久的花香。
2020 年,我和姐姐也申请来中石大学习,开始了家中第二代中石大人的求学历程。在母亲的鼓励下,我们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希望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贡献力量。
收到回信后的这两年,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中非文化交流中。我认为文化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了解,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我努力用我的声音,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我曾在“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中文影视作品配音比赛中获得非洲组一等奖,在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总决赛中赏析朱熹的《春日》并获得全国一等奖,我还积极地在校内外文化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用我的声音和热情,连接起不同的文化和心灵。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用声音传播中国文化的信念。
我深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展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精神风貌。我积极参与各类国际青年交流实践活动,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分享中国和非洲文化,讲述我的来华留学故事。我参加了 CGTN 主办的全球青年说节目录制,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交流不同文化。我曾参与“‘一带一路’十年筑,丝路青年添新树”国际青年植树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我还与中外师生社会实践团一起前往延安调研学习,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在中国学习生活很多年后,我越来越了解中华文化,也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我喜爱唐诗宋词,喜欢它们简洁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我喜欢朗诵《静夜思》,感受那份对故乡的思念,我喜欢《将进酒》中展现的豪迈气概。这些诗词不仅让我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
两年过去了,我始终牢记主席的嘱托,努力做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中非故事。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搭建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让中非友谊之花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