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雄争雄、争气争气、争光争光——深切缅怀王涛老部长—深切缅怀王涛老部长!

    期次:第12期    阅读:15   







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中石大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5 年 5 月 22 日 19 点 21分在京逝世,享年93岁。

王涛,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3 年获莫斯科石油学院地质矿物学专业副博士学位。曾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世界石油大会副主席、高级副主席。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理事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提出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三大战略,决策和组织了以塔里木为重点的西部石油会战。从战略高度 满 腔 热 情 支 持 石 油 高 等 教 育 事业,关心关怀石油大学发展。他高度重视石油人才培养,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2008 年设立“王涛英才奖学金”,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争雄、争气、争光”精神的创新型杰出人才。

“发展教育是发展石油工业的根本保证和战略重点”

1985 年 12 月,新上任不久的王涛部长在华东石油学院作报告时指出,石油工业必须有个大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石油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大力加强智力开发,办好各类石油教育。石油工业部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后,继续关注石油高等教育,在 20世纪末的发展战略中,始终坚持“发展教育是发展石油工业的根本保证和战略重点”。

1993 年 10 月 10 日,“石油高等教育 40 年暨石油大学建校 40 周年庆祝大会”在新建成的石油大学(北京)校址举行。王涛指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 40年,是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艰苦创业、不断发展的 40年,是为石油工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作出重要贡献的 40 年。石油高等教育作出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石油大学在我国石油工业和石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以自己的优异成绩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王涛宣布,为保证石油大学和其他石油高等院校重点学科进入国家“211 工程”,总公司确定采取六条重要措施:一是一如既往地把石油高等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列入经常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促进石油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组成石油大学理事会,实行几个大型企业集团联合办学的新体制,为石油大学的发展拓宽道路;三是继续增加石油教育投入,在原有投资的基础上,每年再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石油高等院校实施“211 工程”,其中对石油大学的投资每年 1 亿元;四是从世界银行贷款中拨出 500万美元作为专项基金,用于石油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五是继续改善石油高等院校的教学条件和教职员工生活待遇,不提倡教师“下海”,鼓励教师“上山”,专心致志地教书育人,攀登石油科技高峰;六是设立“中青年科研创新基金”“留学生科研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增长才干、脱颖而出。

“把石油大学办成21世纪我国100所重点大学之一”

1985 年 7 月 7 日,王涛到北京研究生部视察,勉励师生努力办好研究生部。他说,要有新思想,起步要高,一定要做好发展规划。7 月 18 日,王涛到华东石油学院视察时指出,学院要好好研究如何加快智力开发,如何加快石油教育的发展,提高石油科技水平。12 月,王涛到华东石油学院作报告,希望华东石油学院要办成高水平的、能培养优秀石油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

1986 年 4 月召开的全国石油教育工作会议上,王涛部长和赵宗鼐副部长在报告中要求华东石油学院要创办第一流工科大学,要加强北京研究生部的建设,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使之成为石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基地。

在石油工业部和总公司下达的有关组建石油大学的指示中,多次重申要“加速建设北京”。在王涛的大力支持下,1989 年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成立。他非常关心北京昌平校园校舍的建设,经常过问并到工地视察。

1989 年 10 月 14 日上午,石油大学(北京)在昌平新校址新落成的科学会堂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学典礼。王涛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直把加强石油高等教育作为石油工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石油高等院校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石油高等教育的现状无论同我国目前油气生产规模的需求相比,还是同未来石油工业发展的需求相比,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他对石油大学的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他希望石油大学的师生员工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历史使命,坚定信心,勇于开拓,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1993 年 10 月 10 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关于联合成立石油大学理事会的协议书》。1995 年 2 月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王涛任理事长。第一届理事会提出“把石油大学办成 21世纪我国 100所重点大学之一”的目标,并为此提供了多方面实质性支持,坚持了“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初步探索了企业集团联合办学的新体制。

2005 年 1 月,教育部同意石油大学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时任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为新校名揭牌。

“加大力度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

上世纪 80年代,王涛在视察华东石油学院时,反复强调学院必须把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位。此后,他多次强调要加大力度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要有创新意识,积极拓宽前沿理论研究空间和创新技术空间,深入进行理论研究,要有长远战略,向新能源研究进军,全方位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石油公司要与学校开展“订单式”科研攻关,加大投入力度,共同为我国能源战略服务。

王涛多次参加学校举办的科研会议和学术活动,安排师生参加学术会议。他还通过参加学校活动、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与应届毕业生座谈、看望教师等方式,关心学校师生,关心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2004 年 8 月 6 日,石油大学首届校长奖颁奖仪式暨校长奖培训班开班式举行,王涛作国际石油形势报告。2006 年 7 月 11 日,在第三届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奖颁奖典礼上,王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成为全球性的石油人才;向师生提出“三争”原则,即要为国家、为学校、为自己“争雄”“争气”“争光”。

2007 年 6 月 28 日,王涛做客学校名师讲堂,阐述石油工业发展形势,并为 2007届毕业生如何踏入社会、如何报效祖国给予了真诚教导。他说,一个人一生必须要做到三件事,那就是树立长远的目标;要干就干好,要学就学好;经得起组织和上级的考验、群众的检查和历史的检验。

“人的一生应该做到争雄、争气、争光”

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王涛在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王涛英才奖学金”,从 2009 年开始,每年拿出 20 万元奖励 6 名中国石油大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学金至今已评选 16 届,共有 9 所石油高校、1 所科研院所的 266 名优秀学生获得奖励。

王涛希望获奖的同学能从一个老石油人的心血和期待之中获得精神上的动力,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成为石油工业急需的“高精尖”科技人才。他说,人的一生应该做到“争雄、争光、争气”,青年人应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以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组织上的检查、经得起人民的监督和历史的检验。

2020 年 9 月 30 日,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山红红前往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看望王涛。王涛去世后,山红红回想起老部长不用专车、在大风雪中蹬小三轮接孙子的身影,指导学校为教学片《石油人的传家宝》撰写脚本的情景,回想起老人家的谆谆教诲、音容笑貌,无比感念老部长对石油高等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王涛逝世的消息传来,石油高校的校园里涌动着深切的哀思。“王老当年颁奖时对我说‘年轻人要耐得住井场的寂寞’,如今他却永远留在了春天里。”“您用奖学金为我们搭建逐梦阶梯,我们将以油井为笔、大地为卷,续写您未竟的能源强国篇章。”……

文/本报综合报道

 

①1997 年 1 月,在接见出席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作会议代表时,江泽民同志对王涛说:“你为石油立了大功,我们应该记住你。”

② 1989 年 10 月 ,石 油 大 学( 北京)在昌平新校址新落成的科学会堂举行开学典礼。

③2005 年 1 月,中国石油大学举行新校名揭牌仪式暨中国石油大学理事会扩大会议。王涛为新校名揭牌。

④2003 年 9 月,王涛参加张一伟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授予仪式暨石油大学办学思想研讨会。

⑤2008 年 10 月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隆重揭牌,王涛为实验室揭牌。

⑥2009 年 7 月,王涛在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聘任暨“王涛英才奖学金”启动仪式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