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0 年 7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 118 名首届留疆毕业生回信,充分肯定了他们扎根新疆基层的人生选择。五年来,毕业生们扎根边疆,把青春书写在戈壁滩上、井架周围、钻井队里,日益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杨敏杰、阮思雅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正用脚踏实地的奋斗在边疆书写青春答卷。
扎根油井铸匠心,做技术攻关“守门人”
杨敏杰来自陕西渭南,是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届毕业生,现在在中国石油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工作。
毕业后,杨敏杰扎根新疆石油一线,深耕储层改造工艺技术领域,负责玛湖、吉木萨尔等重点区域修压任务的技术保障。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井场上,杨敏杰真正认识到,这里是油田开发的最前沿,从现场施工到技术攻关,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最大的成长。
参加工作以来,杨敏杰感触最深的是“技术创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钥匙”。初到一线时,为了啃下连续油管技术的“硬骨头”,他白天泡在井场观察施工细节,晚上钻研国内外技术文献,把漏失井治理、超长水平段作业等难题拆解成一个个技术节点,逐个攻关。
2021年,为探明玛湖区域水平井压裂情况,杨敏杰参与在MaHW6285井首次应用 EV 高清成像工艺技术,连续半个月驻守井场,盯着仪器调试、数据采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参数。“一线的难题从来不是靠空想解决的,是要把自己‘泡’在现场,用无数次试验换回来的。”2023年,他带领团队建成国内首个EISC连续油管作业智能支持中心,从平台设计到现场测试,全程扎根一线,不到半年就实现了连续油管作业从“监控”到“控制”的跨越。2024年,他们在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又取得多项专利突破。“石油精神需要传承,而我们这代人,就是要在一线把担子扛起来。”
储层改造技术在国内应用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为突破技术瓶颈,他牵头成立杨敏杰创新工作室,研发远程气动放压装置等工具,做了80余井次现场试验,脚掌磨出血泡、熬夜调试设备成了常态。
攻关“侧钻小井眼无限级分段压裂技术”时,团队连续 120 天泡在实验室和井场,零下 20℃的戈壁滩上,他们边呵气暖手边记录数据,就为了让技术早日落地。最终,这项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油田“老区增产”多贡献了上万吨原油,那一刻杨敏杰真正懂了:创新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把“硬骨头”嚼碎了,才能啃下发展的“硬任务”。
工作四年来,杨敏杰先后荣获自治区级 QC 成果二等奖、西部钻探技术创新一等奖、中油技服技术创新三等奖、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西部钻探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但最让杨敏杰自豪的,是听到甲方那句“杨工的技术,我们信得过”。
“未来,我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融入能源保供事业,在储层改造技术创新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让青春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把理想和青春融入西部建设
阮思雅,克拉玛依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20 届毕业生,毕业后来到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工作。5年来,从零下30摄氏度的寒冬到40摄氏度的酷暑,在采油二厂,阮思雅干过采油行业近一半的工种,跑遍了油区的上千口油井和上百座计量站,从师傅带着跑到自己一个人跑;从不懂就问,到独立顶岗,阮思雅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阮思雅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被定岗在第九采油作业区。这是个新成立的作业区,且有特种设备,所以对于管理的要求非常严格。为此,阮思雅挨个跑遍了整个作业区的19座计量站,针对140多口油井及相关设备逐一建立台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设备的台帐全部建立起来,解决了自动化设备管理繁、杂、乱的问题,为该作业区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打下了基础。凭着“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志向,阮思雅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2022年5月,阮思雅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员。
2023年12月,因工作需要,阮思雅调到信息管理站,她不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快速地适应了新岗位的工作要求。在一次生产系统网络故障抢险中,阮思雅与领导同事们工作到凌晨2时,还是没有找到故障原因。可如果不解决这一故障,将对整个采油厂生产信息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家都很着急。
最终,通过一个暗井一个暗井地摸排光缆这种简单的办法,他们找到了断点、解决了故障,全厂网络数据恢复正常。此后,阮思雅还参加过多次抢险,对她来说,每次都是历练和成长。实际上,对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说,漆黑的深夜里,打着手电筒在生产现场来回奔波并不容易。但是,阮思雅当时却没有一点犹豫和害怕。
“并不是说我胆子有多大,而是当时情况紧急,我心里一直想着如何找到问题、解决故障、恢复正常生产运行,顾不上考虑其他。”她觉得,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心里想着的是大局,而不是顾着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成熟的表现。
如今的她已经有了新的身份——信息管理站副站长,负责采油二厂 7000 多口油水井的自动化及生产监控系统的优化应用。她更加坚定了当年自己扎根西部、奉献油田的选择,她也朝着“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人生目标不断地努力奋斗着。
在广袤无垠的西部大地上,有很多像阮思雅一样的中石大青年,他们怀揣着梦想与激情投身于祖国西部建设,用行动诠释着“报效祖国,建功西部”的时代内涵。
文/克拉玛依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