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十次党代会专题报道——不平凡的五年

科研创新增强石大核心竞争力

    期次:第915期    阅读:738   

  今年7月,学校进行了机构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处,科研与设备处更名为科学技术处;近日,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1年度评出的304项科学技术奖中,石大共有12项成果获奖,“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创新引智基地”项目获准正式立项建设,“重质油化学与开发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也顺利通过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验收。
  无论是机构改革还是科研成果,都反映了学校科学研究步伐的加快。自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紧密围绕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能源战略重大需求,坚持依托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形成大成果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相结合,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开创了科技工作新局面。
  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构建了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依托“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学校组织优势学科和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基本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覆盖了石油工业上中下游及基础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
  学校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水平不断提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学校积极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自2006年以来承担各种级别国家项目500余项,参与了所有与油气有关的“973”项目,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
  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学校多渠道宣传,多方面沟通,多领域合作,已累计与200多家石油石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战略协议,2010年到位科研总经费超过5亿元,人均科研经费位于全国高校前列,五年累计到位经费超过18亿。
  学校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拓展合作渠道。学校积极开展深水海洋油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煤层气、低碳能源以及能源发展战略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加强了与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各级政府的科研合作,与传统研究领域形成了雁型发展态势。
  学校科研成果水平大幅提升,成果丰硕。学校坚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两手抓,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注重成果的总结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科研论文的发表。5年间,学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5项,获得各种省部级科技奖励80多项。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统计源论文比“十五”增长了60%;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300多篇。出版各类科技著作200多部,比“十五”期间增加60%。
  学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特色技术。一些科研成果已在企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叠合盆地演化历史及海相大油气田成藏机理研究、非均质油气藏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新一代声波测井仪的研发与复杂油层识别技术研究等。文/本报记者海凤
数字看发展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CNPC重点研究室,17个校级科研平台,11个校级研究中心。
  ◆5年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新增4项“973”项目,使学校主持的“973”项目累计达到7项。
  ◆5年间,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个,是“九五”和“十五”的总和。截至目前,共有9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大学历届党代会回顾(5)
中共北京石油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北京石油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63年1月举行。党委书记阎子元作了工作报告,副书记孙卓夫作了总结报告,副书记贾皞作了专题发言。会议具体制定了加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的措施。本次党代会选举的党委成员增加了高级知识分子党员的比例。
中共华东石油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
中共华东石油学院第六次党代会于1986年9月27日至28日在东营校本部隆重举行。李秀生主持了开幕式,杨光华致开幕词。华泽澎代表院党委向大会作《加强团结,开拓前进,为创办第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了刘应元代表纪委所作的《关于纪委工作的报告》。
中共石油大学(北京)第七次代表大会
1995年6月,中共石油大学(北京)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昌平举行。李云鹏作题为《团结起来,深化改革,为实现“211工程”建设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张嗣伟校长作了题为《以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为实现我校“211工程”建设总目标奠定基础》的校长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党委。
中共石油大学(北京)第八次代表大会
中共石油大学(北京)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99年6月举行。
  李秀生代表第七届党委作了《面向新世纪,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第八届党委委员,在第一次党委会上选举李秀生为党委书记,罗维东、蒋庆哲、柳贡慧为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