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推动协同共赢

    期次:第929期    阅读:985   

  本报讯 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大力推进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是当前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国石油大学以“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为基础,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开放办学步伐进一步加快。
  4月20日下午,校长张来斌,副校长吴小林、徐春明带队赴山东东营,与胜利油田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胜利油田管理局局长、分公司总经理孙焕泉,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昌江,管理局副局长许卫华等油田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徐春明与许卫华代表学校和企业在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中国石油大学作为胜利油田的人才培养基地,将为企业培养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学校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聘请企业有关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授,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到企业参与课题研究和生产实践。胜利油田在中国石油大学设立“胜利油田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协议确定双方将积极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根据需要双方共同组成科研队伍,共同承担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有关重大科研项目;同时根据企业生产开发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共同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成果共享,形成优势特色技术,力争开展重大项目的科技合作。
  4月23日,党委书记蒋庆哲、副校长庞雄奇率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访问了位于河北涿州的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并看望了企业所在地校友。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铁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阎万朝,总经理助理、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治富等公司领导热情接待了蒋庆哲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就企业海外员工培训、数字化油田建设、人才培养等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还签署了为期五年的英语培训班委托培训合同及设立奖学金协议。
  4月24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天津举行。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总经理秦永和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党委书记秦文贵,副总经理张宝增、周宝华参加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学校在渤海钻探工程公司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学校作为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多种方式为公司培训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员;双方联合成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或项目攻关组,在石油钻探相关领域进行合作。
  4月25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与潜能恒信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党委副书记雷玉江与潜能恒信能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校友周锦明代表学校和企业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校长张来斌出席了签字仪式。根据协议,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潜能恒信能源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将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企业每年在石大举办招聘活动,招聘优秀学生进入公司工作。企业在学校设立“潜能恒信公司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学校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同时将积极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进行高端技术研发。双方探索建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院”,进行科技研发与交流,同时为企业培养人才。
4月28日上午,党委书记蒋庆哲、副校长徐春明带队赴天津,与京滨工业园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油气研发中心、油气技术与人才培育基地、油气创新企业孵化基地及石油石化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天津市武清区区长罗福来、副区长尤天成,京滨工业园总经理郭新华,博思特能源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芳等参加了签约仪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珣与郭新华、王俊芳分别代表三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协议商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资有限公司与博思特能源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管理运营“中国石油大学(京滨)科技园项目”。中国石油大学(京滨)科技园是京滨工业园为发展主导产业设立的园中园,一期规划用地500亩,将在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同时,推进京滨工业园三大定位之一的石油设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博思特公司产业和技术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陈崇河 戴立昌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