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甲子春秋一隅组歌

    期次:第955期    阅读:785   

  □张志廉(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储运专业1956 级)

苗育清华园,株移房九间(1)。
垦荒引活水(2),“双边”(3)度春寒。
荆棘算个甚!先生(4)亦青年。
  风) 诸会战,学科渐蔚然。
  一声战备令,迁校九二三。
  可叹园荟萃,碱土扎根难。
  再迁择沃壤,京鲁两竖幡。
  迁校复建校,甘苦对谁言。
  且喜桃李壮,产研俱中坚。
  痛饮甲子酒,放眼美明天。

  (1)北京石油学院校址原为海 淀区九间房村。
  (2)北京石油学院初建校时,除 了清华大学化工系教师外,又从其 他院校和石油厂矿调来了教师和资 深工程技术人员,以充实教师队伍。
  (3)指学校初建时边基建边教 学。开学初,第一栋宿舍楼(工字楼) 尚未装修,水电不通;南北教学楼尚 未封顶,师生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 平房里上课。
  (4)北京石油学院期间,对少数 德高望重、学术造诣较深的年长教 师的尊称。机械系储运专业汤楷孙 先生就曾有过这样一段“亦青年”的 佳话。他第一次与同学见面时,先在 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转过身来 风趣地自我介绍说:“小生三十有 二——”;“青年”二字又暗指与荟萃 园相呼应的青年园。

  一路奔波三迁校,六秩寒暑四易名。
  石油一脉分京鲁,协力同心育精英。


  【调寄·临江仙】
金蛇狂舞庆甲子,
白发翁媪一堂,
欢歌笑语话沧桑。
  踏勘克独线(1),戈壁撵黄羊。
痛耻汽车负囊走,
奔赴东北垦荒(2),
蚊叮虻咬巧化妆。
寒风冷刺骨,水套(3)暖心房。

  (1)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 道,始于克拉玛依油田,终于独山子 炼油厂,故名克独线。
  (2)大庆油田会战期间,会战指 挥部下属单位均以农垦某场某分场 命名。
  (3)为攻克高凝原油输送难关, 张英、任瑛两位教授主持研制了水 套加热炉,该项目曾获国家发明奖 一等奖。

  【临江仙叠韵】
千里测温(1)明月夜,
逆风撕扯衣裳,
黑水白山闯秦皇(2)。
笑对伍子胥(3),髭眉尽结霜。
  生产实习战备库,
油罐进洞躲藏,
觅得松间野果尝。
罐车撬着走(4),铁轨奏宫商(5)。

  (1)大庆油田会战期间,原油全 部由铁路罐车外运。为了探索装车 的最优加热温度以及沿途的温降规 律,开展了一项派员跟车测温的科 研项目。“千里测温”即指此。
  (2)指秦皇岛。
  (3)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伍奢 是楚平王太子的老师,官居太傅,因 直谏楚平王不应该亲小人疏骨肉而 遭杀害。伍子胥亦遭追杀,后侥幸逃 脱。后人将其经昭关逃离楚境的事 演义为一夜之间愁白了须发才得以 出关的。词中的这两句说的就是髭 眉尽结霜的测温人员把对方比作伍 子胥而相互调侃的逸事。
  (4)早期使用蒸汽机车时,机车 是不许进入油库的。因此,被推到库 区的罐车只能靠人工用撬杠撬动缓 缓移动。这种操作是以铁轨为支点 的,撬杠每向前移动一次都要与铁 轨碰撞发出“嗒”的一声。因此,罐车 的移动定位过程都是在有节奏的嗒 嗒声中完成的。
  (5)我国五音(宫、商、角、徵、 羽)中的两个音阶,此处代指乐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水木石油,训词东渡。
  甲子传承,岁月清露。
  继往开来,花团锦簇。

  (张志廉老师,1961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后留校任教于储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