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体育是北京石油学院一面旗帜

    期次:第971期    阅读:840   


石大2005 级学生纪伟(中)在比赛中,他曾在第24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男子110 米栏银牌。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们在器械运动场上锻炼。


学校运动会上,健儿们在红旗操场的跑道上角逐。


学生们在篮球场上进行篮球比赛。


  
六十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学校体育工作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取得辉煌成绩,“不怕吃苦,努力拼搏,勇夺第一”的体育精神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成就了体育工作的大发展、大进步,在继承学校优良体育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推进体育工作,大力改革体育教学,学生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代表队,提升学校体育竞技水平,取得了优异成绩。
  体育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发展历程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体育运动成绩由落后变先进,体现了北京石油学院师生朝气蓬勃、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体育锻炼的普及与开展,为青年学生练就健康的体魄,适应石油工业艰苦行业的需要,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奋斗目标,夯实了基础。
  1958年,北京石油学院经过五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处在有序发展阶段。这时,北京石油学院党委选择以体育为突破口,带动全院工作全面发展。这是因为,石油工业是艰苦又具有风险的行业,需要大批既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敬业献身精神和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搞好体育,受益终身,也是培养青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的重要途径;抓体育运动收效快,感染力强。审时度势,北京石油学院党委提出了“为了总路线把我们锻炼成钢铁英雄汉”和“政治挂帅,领导带头,发动群众,普遍开展”的口号,以及“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体育发展指导方针。
  北京石油学院由于建院较晚,体育竞赛成绩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院党委1958年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由副院长孙卓夫担任主任。接着又组建了体育先锋营,集中了16个代表队300多名队员。党委当时要求,“先锋营战士必须思想、体育、学习都要好,这样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1959年5月,第五届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在北京石油学院的红旗操场上举行,北京石油学院田径队一举夺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男女团体总分跃居第三名,不仅超过了航空学院,还跨过了矿业学院,成为北京高校田径运动异军突起的一支劲旅。
  1960年,第六届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在北京航空学院举行,北京石油学院田径队女子团体总分跃居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获第四名,男女团体总分名列第二名,实现了“跨钢铁,赶清华”的目标。运动会结束后,孙卓夫副院长带领数千名师生从南校门列队到大饭厅,夹道欢迎田径健儿凯旋归来。在此之前,学院的足球队以不败战绩勇夺北京市甲级联赛冠军,真是喜上加喜。全院即刻召开了欢迎表彰大会,由田径队、足球队汇报征战历程,领导及师生代表的发言引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其热烈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从1959年开始至1966年,北京石油学院的田径运动成绩一直在北京高校中保持着第二名的位置;足球队则斩获高校比赛全部冠军;男子排球队1959年获北京高校亚军,北京市乙级联赛亚军,并参加了全国乙级联赛,战胜了八一青年等强队获得第四名;女子篮球队获北京高校“跃进杯”冠军;棒球和男女手球、冰球队1959年分获高校亚军;击剑队1960年获高校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团体亚军,1963年获高校男女团体冠军;武术队1962年获北京高校冠军。
  体育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就像一面开路先锋的大旗,极大地鼓舞了全院师生员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不仅促进了群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全院各项工作力争上游的信心与决心。
  体训队队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得到了磨炼,培养了崇高的献身敬业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他们养成了不怕困难、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的拼搏意志,培育了团结友爱、协同战斗、热爱集体的优良风尚,锻炼了从实际出发、善于谋略、随机应变的战略战术思维。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绝大多数都成为石油工业及其他行业的中坚和骨干,做出了载入史册的业绩。
  ——吴林祥(曾任北京石油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