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给母校的祝福簿上

    期次:第971期    阅读:755   

  八年时光流入母校六十年风华
□延婷

这里,有八年三十二季的回忆;回忆里,有未完待续的故事;故事里,有肆意盛开的梦想;梦想里,有我们一起书写的美好!
  “石大”这个响亮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这是我在石大的第八个年头,八年,不长不短。梁实秋先生在回顾他的清华八年时曾道:“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正在宝贵的青春?”而我无比庆幸,在石大的八年作为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光见证了我宝贵的青春。
  算不上大的校园,见不到想象中的湖光山色和枝繁叶茂,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她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然而从走近她的那天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这凝练成十六个字的石大精神就幻化成各种有形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朝一个合格石油人的方向努力前行。
  石大八年,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用博爱铸师魂的一线教师,致力于石油石化科学研究的学者教授,在北京奥运会、六十年国庆游行中始终保持真诚微笑、坚持优质服务的石大志愿者,以及屡次在国内外各类大赛、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优秀学子等等,都向我传递和诠释着石大精神,也铸造着我对石大的记忆。
  石大八年,有讲不完的故事,四年的辅导员经历更让我铭心刻骨。四年前,怀揣着传递石大精神、助力学生成长梦想的我成为了一名辅导员。四年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的手机没有一分钟关机,就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我坚守着最初做好“良师益友”的承诺,坚持着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坚信种子终会长成花朵,绽放在毕业的盛夏。
  如果说八年前选择石大是一名石油子弟本能的一念之间,那此时此刻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就是一种坚定的守候,从了解她因油而生,感受她因油而兴,到见证她因油而强。
  铭记八年,所以感谢;放下八年,才能开始。从0到8的成长中,始终坚持的是石大精神;从8到0的归位中,始终不变的是满腔热爱。
莘莘学子心 浓浓母校情
□代莉莎

五年前,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我幸运地经历了学校五十五周年校庆;五年后,作为一名即将投入学校工作的硕士毕业生,我更幸运能够见证学校六十周年校庆。
  大学的时间是转瞬即逝的,在近八个年头的校园生活中,我亲身感受到了学校的飞速发展,感受到了美丽和谐的校园生活的幸福。她教我明理达用,育我成长成才,在这里我度过了难忘的青葱岁月,找到了未来奋斗的方向,回想这段宝贵的经历,满满的都是幸福。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是石大的校训,这简简单单却寓意深厚的八个字,我用在石大的数年时光去亲身体悟、实践,终于内化于心。初入大学,我曾陷入深深的迷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此时,我的辅导员与我谈心交流,问我怎么看校训中“厚积薄发”这个词。他告诉我唯有“厚积”方能“薄发”,所要积累的不仅是学问知识,还包括思想修养、人生经历和心理成长,有时候未能收获成果恰是因为积累的“厚度”不够,只要继续努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定会灿烂地“薄发”。
  自此,“厚积薄发”渐渐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我不再带有强烈的目的去做事情,也不会因为暂时的得失成败而或喜或悲。在我看来,成功是自己厚重的积累的必然所得,失败只是自己积累不够的必然结果。我相信只要勤奋努力,不断积累,成功总会敲响我的大门。
  大四伊始,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也像我的辅导员一样,帮助像我一样对大学迷茫困惑的学生走出困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眼前的挫折和挑战,将石大的精神,将感染我的“厚积薄发”的力量传承下去。
  就在母校六十岁生日之际,即将硕士毕业的我正式成为了学校一名专职辅导员,这次我与母校更牢牢绑在了一起,我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和“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弘扬和贯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勤奋工作,建功立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您写诗 为您歌唱
□邵郑颖
听呵/冀东平原春意四起/这是何等清脆的鸣叫/在依依的杨柳中传来/在嫩黄的叶芽间传来/在初放的蓓蕾间传来/这声声的鸣叫化作了我们内心永恒的旋律/和着春的节拍/我们走向了生命的温暖唱呵/这是何等欢快的曲子/在浓密的林子中传来/在怒放的芙蓉中传来/风起风落间/在这张扬的夏日/我们走向了辽河油田/也走向了生命的火辣沉醉吧/祁连山下/是何等诱人的风景/苹果的绯红/水稻的金黄/葡萄的翠紫/生命的色彩铺泻在天地之间/这就是丰富/这就是饱满/这更是激情流淌后的静美/伴着满山的红叶/我们走向了生命的充盈沉思吧/在这洁白的世界中/克拉玛依微笑着/树在浅睡/种子在酝酿/新的梦想期盼再一次的飞翔/静寂中/我们走向了生命的冷静/轮回着/耕耘着/守望着/期待着/收获着/欢笑着/我们携手同心/我们漫步前进/有了共同的梦想/心不再孤单/阳光下/欢乐正在梦想生长的地方升腾/中国石油大学/是我们新一代石油人梦想生长的地方!
献上真诚的祝福
□地学院学生会
六十年,一批批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在石大的蓝天下携着梦想、洗尽铅华;一甲子,一位位知识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在石大的花园里精心栽培、悉心呵护。母校就是用自己的真诚、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和支持。
  在石大,学校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方面开拓创新,不断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为我们构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鼓励我们参加社会实践、开拓眼界,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大学子。
  在石大,我们的老师始终勤教善教、甘为人梯,是他们让我们由曾经的张扬变得稳重、由曾经的稚嫩变得成熟、由曾经的羞涩变得勇敢,是他们让我们敢于在无数人面前阐述观点,让我们可以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得佳绩,让我们可以在校园里尽情挥洒青春与汗水……在石大,我们的同学们用智慧激荡出火花,沿袭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严谨笃学,立志成为石油行业的领军人物,为母校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我爱石大”,这是我们最真诚的话语!
魂牵梦萦的向往
□刘珂茹
正值金秋,变黄的法桐叶浸染了热闹的校园,清凉的秋风轻拂过十月的思恋。我的母校,今天是您六十岁生日,八方学子从五湖四海、各行各业赶来,只为了向您,说出心底的爱。
  犹记得儿时坐在长辈的腿上,听他们讲述“北京石油学院”的生活,五味杂陈的故事像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礼花弹,一瞬间就把它的光和热撒布在我的小世界,绽放在我小小的心田。我开始期盼,亲眼看看楼前那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看看春日里迎风招展的布窗帘。这个向往让我拿起笔填下志愿,准备成为一名石油人。
  就这样,背起行囊,我来到了这里。油菜花田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宏伟明净的地质楼,然而琅琅的读书声还在,吃苦耐劳的石油人依旧。我的向往还在延续,我自豪地成为您的孩子,阅读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学习在整齐静谧的教室中,行走在宽敞平坦的大道上。您“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时刻敦促我要不畏风雨,披荆斩棘,继续前行!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时刻告诫我,我们石油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奉献一生,永不言弃!
  我的母校,今天请允许我用最真诚的心声传递激荡我的石油梦,庆贺您的生日,为您祝福。
母校助我前行
□孟召伟

母校,就像我的母亲一样,从懵懂的那个小孩到现在成熟的我,是母校培育和见证了我的成长。在这里,有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关怀、失败的磨练、成功的鼓励。母校,谢谢您让我懂得做人、明白人生哲理;谢谢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谢谢您点亮了我的青春。
  可能没人能真切体会我对这个学校的款款深情,那是种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归属感。天地君亲师,师者重矣,您给予我最好的教育和指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给予我荫蔽和空间。母校,您就像一株挺立的大树,托起石油人的希望,寄托园丁殷切的期盼。
  我不擅长以言语表达心中感受,我更喜欢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此时此刻,母校站在新的起点上,而我的人生画卷也正在展开,青春梦想已经起航。我会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青春与汗水、知识与毅力,把今天的梦想变为明天的现实,为母校添彩增光。
母校育我成长
□高民

转眼母校六十岁的生日即将来临,这是每一个石大学子万分激动的时刻,也是作为石大人值得骄傲的喜庆日子。
  回想刚入校的日子,我就像是一只刚出窝的小鹰,眼望天空,心向远方,但又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安。终于来到了石大,来到了这片播种梦想与希望的土地上,在这里,我将梦想深种;在这里,我向远方驶去;在这里,期待遇见那些等待我的美好。
  在母校的时光,是我成长最快的日子。老师们和蔼可亲,同学们友善真诚,我从相识的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可贵的品质,每一天我都在进步。有时回过头看自己来时的一个个脚印,才惊讶地发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的珍贵记忆。红旗操场有我奔跑的身影,三教的天台有我朗朗的书声,成排的梧桐树下往来着匆匆而过的人群,图书馆里又承载了多少学子的梦想。运动会上,那种青春无畏的勇气,自习室里,那份不断努力的坚持,都是我与母校平凡却难忘的片段。
  我的成长、我的改变都在石大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是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也因此非常感谢在学校认识的那些人,那些给我帮助和建议的人,那些真心希望我能成长得更好的人。这种无关乎利益的帮助和启示,似乎只有在这样纯净的校园中才能发生,就像一圈水波带动着另一圈,一根树枝触碰着另一根,一个灵魂影响着另一个。
  感谢关心我、呵护我的母校,感谢每一个“授人以渔”的老师,感谢每一个和我在自习室里奋斗的同学。母校教书育人六十载,实现了太多年轻人的梦想。无数年轻的梦想从这里起飞,在宽广的天空中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像为母校送出祝福的烟花。而如今,我们唯有用不懈的努力来回报母校的培育,表达我们对母校的一片深情,为母校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