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时

裴琴琴

练洋

胡亚君

邓智勇
特约记者 徐小健 罗从山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举行“潜能恒信自立自强”励志报告会,被授予2013年自立自强“十佳十强”称号的20位同学受到表彰。张时、裴琴琴、胡亚君、练洋、邓智勇5位同学分别以自立、自强、乐观、向上、感恩为主题,为同学们做了充满正能量的演讲。
自立才能发现自己
在广东当过木器打磨工人,在北京通州打过短工,在学校当过自行车管理员和餐厅服务员,捡过废品,做过家教,发过传单,帮店铺吹过做气球拱桥的气球,在书店卖过书……安全专业2011级的张时有着许多同龄人无法体验的经历。靠着奖学金、助学金和打工的收入,她在大学期间没有贷款,也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甚至正在帮父母偿还债务。
记者:你认为自立的内涵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自立和接受帮助之间的关系?
张时:自立最浅显的理解就是不依赖别人,能够靠自己生活。自助者天助之,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不是说不自立了,每个人都会遇到只靠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这时就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别人的帮助只能是辅助,只能是暂时的,大部分的努力应该由自己完成,我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记者:你一直在参与学校的勤工助学,也有一些社会兼职的经历,做这些事情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张时:这些经历中,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人,特别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学长学姐,从他们那里了解了很多专业信息,得到了很多学习的建议,而且他们自身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激励我不断前进。在校园外面的打工生活很辛苦,这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生活中的所有经历,都会让人成长,我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学会了自立自强。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是应该有一些独处思考的时间的,年少轻狂的我们或多或少有点浮躁,身边的诱惑也很多,只有冷静思考,才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自立是让一个人学会理性思考的开始,它让我在生活学习上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自立自强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是真真切切地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女儿当自强
裴琴琴,一个有着温婉名字的女孩,却从小就承负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家境贫寒,妈妈和哥哥是残疾人,爸爸劳累成疾,她和哥哥上大学,沉重的负担让这个家庭负债累累。大学期间,她平时生活勤俭节约,参加勤工助学、在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实验助手,在翠宫做服务员,在校外教育机构做兼职教师等,减轻家中负担。学业上,她勤奋认真,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等称号,在各种级别的竞赛中,她多次获得奖项。
对于自己的努力,裴琴琴觉得很平常。她说:“助我一路成长的信念是我的爸爸和妈妈,我们都是对方的精神支柱,我想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身上的自强自立乐观都是父母昔日的影子,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在长大的过程中我慢慢按照我看到的听到的去做,久而久之,这种意识就慢慢融入到灵魂深处。作为青年人,每个人都应具备自立自强的品质,要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要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琴琴做过很多兼职,她把兼职作为自己整体职业规划中的一环。她认为,通过做兼职,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可以使自己的职业素质得到提升。而一些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兼职或者实习,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她说:“不管是现在在学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难题,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尽全力去解决困难。自立自强是一种品质,只要做自己尽力可以做得到的,尽量做到最好,那你就会成为强者。”
自助乐观,天助之
认识胡亚君的人,都会被她的乐观深深感染。这位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1级的学生,来自一个多磨难的家庭,父亲去世,爷爷奶奶重病,母亲是全家唯一的劳动力。面对这一切,亚君却始终坚强从容。她的专业综测优良率95%,会计双学位优良率100%。
她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度过真正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不要一味只学习、只玩乐或只打工。在学习和生活中,首先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要不畏难;其次,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充实自己;再者,在大学中,学习当然很重要,但是生活方面的历练也不可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生一定要有方向。
胡亚君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当你拥抱世界时便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拥抱你”。她说:“面对不富足甚至相对贫寒的物质条件时,心态决定一切,客观条件已经不可改变,我们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是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担起自己的责任,从小的方面来说对得起父母的期待,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有推动家乡以及社会进步的志向。社会、学校、他人的帮助要珍惜感恩,但是自己也要努力争气,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都要自己帮助自己,不辜负他人的帮助。然后便是助人,虽然现在我们还只能做一些志愿活动,但是只要投入地去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自己的内心就会充满正能量。”
感恩,生命的力量之源
初见邓智勇,难以想象他瘦削的身体里充满如此巨大的能量。他说,是心怀感恩,一路支持着他克服种种困难,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强。
邓智勇的父亲很早就不幸离世,是母亲一个人将他抚养长大。小时候,他因为语言交流有障碍,经常被人瞧不起,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读书。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都在背后默默地为他付出,遭受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却不向命运低头。邓智勇说,一定要报答一生苦难的母亲,让母亲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曾是他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母亲对他说的“知识改变命运”他一直牢记在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他说,这是至今他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幸福。
在邓智勇的讲述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故事。大一暑假时他到家乡所在地的大山深处支教,“看到孩子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听我给他们讲课,看到他们下课后向我请教课外书中的知识奥秘,看到他们在目送我们离开时的依依不舍,那时的我内心真的感到非常知足。他们给予我的,真的不比我给他们的少。”感恩可以使自己内心更加充实快乐,邓智勇身体力行了这一点。
邓智勇说,如果说感恩是我们生命的一个主题,那这个主题就是永恒的。他说:“我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当遇到挑战,一想到母亲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便不觉得有什么能难住自己了。小时候我曾连续经历三次大手术,我扛住了,我为生命给我的厚爱而心存感激,所以必须活得更精彩。磨难是生命中弥足珍贵的财富,珍惜所有,向生活致以真诚的谢意,便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成功本质上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练洋,石工学院2010级学生,曾获第二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2013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2012年C语言大赛一等奖、2012年校级科技创新一等奖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道达尔奖学金等,此次荣获了“恒信潜能十佳十强”的称号。
在同学们眼中“学神”一般的练洋,有怎样的成功秘笈?
记者:你给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练洋:于我而言,拥有并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便是成功。成功的人做了成功的事,不仅是现在可见的,而且应该过了十年或是一百年,还能被世人记住,还能为世人造福。人生就像骑单车,若要保持平衡必须不断前进。
记者: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练洋:机遇,正确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努力,任何事都必须尽全力,还有创新也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我们应积极给自己创造机会,除了上课考试,还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有一些实践的体验,如可以做兼职,可以参加科技创新等技术科学类实践。我参加了校内外很多创新类比赛,它们很好地将创新与实践融为一体,让我从中获益匪浅。
记者: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你遇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处理的?
练洋:我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粗心,不管是工作还是做实验这都是大忌,所以每次做完一件事我都会下意识地检查几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使工作更完善。
记者:作为大四的学长,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练洋: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课前一定要预习,不然上课不仅没有自己的思想,甚至连老师的步伐都跟不上。上课要认真听讲,养成效率学习的习惯。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多参加实践活动与竞赛,希望学弟学妹们在科技创新上多花点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创新思维与战略性眼光。平时空闲时间要注意多看书,多交流,多锻炼,少玩手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