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体系强基固本为平安校园护航(一)

    期次:第1004期    阅读:779   


■学校召开“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动员大会。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行阶 段总结。


■平安校园志愿者参与校园巡逻。


■校领导带队检查公寓安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综述
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是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并把“平安校园”建设与学校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加快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营造了和谐稳定、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2012年学校接受北京市《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赢得专家组“有情怀、有特色、有实效、有创新”整体评价;2013年,学校申报参加北京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评选,获得“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提名奖”。其中,安全稳定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学校多年保持了“无消防安全事故、无食品安全事故、无重大治安案件、无公共安全事件、无群体性事件、无重点人员”的六无目标,近年来,连续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高校“美丽校园”、北京市法制文化建设示范点、北京市公安局集体嘉奖等多项荣誉。
  自启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以来,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确立了“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决定把创建工作作为维护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保障工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工程,惠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民心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发动师生,严格落实责任,围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各项测评要素认真开展自查自评、整改落实工作,不断夯实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根基,使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学校紧密结合实际,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十二五”规划进行统筹谋划,制定下发了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具体举措和进度安排,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组织协调,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也相应成立了由党政负责人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务实高效的校院两级创建工作领导体系。同时,学校将“平安校园”六大体系的创建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每一项任务均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形成了学校引导部署、部门组织实施、师生积极参与的“平安校园”建设立体三维模式,为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广大师生员工既是建设“平安校园”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创建工作的参与者。学校积极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动员部署和宣传教育工作,发动各级党政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搭建立体宣传网络,积极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学校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视为提升安全稳定工作水平的有利契机,加大政策、经费、人员方面的倾斜和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安全稳定领导机构、工作体系、工作队伍、硬件设施的建设,全力夯实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各二级单位按照创建工作方案的部署,围绕“六大体系建设”对自身工作进行全面梳理,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检查安全责任和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整改。对于消防设施老化、校园停车难、校园周边秩序混乱等“老大难”问题,学校下大力气,对现有消防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拓展地下停车空间,科学规划校园交通秩序,积极与属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开展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让广大师生看到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组织领导体系不断优化
学校党委坚持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运转高效的领导机构,同时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严格落实责任,安全稳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为了切实发挥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中心、管理主体和工作枢纽的作用,以“平安校园”创建为契机,学校系统梳理和调整了组织体系,形成了学校到学院的纵向体系以及各专项工作委员会相互协调配合的横向体系,“一横一纵”互为辅助;实施了安全稳定“一把手工程”,按照“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将安全稳定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
  学校每年年初与各二级单位签订《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明确二级单位党政正职为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二级单位也向下逐级签订责任书。同时,各学院和主要职能部门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细化任务,明确分工,严格落实责任。学校每年年底按照《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项目对各二级单位进行考核,对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落实、管理不到位而发生重大刑事案例、责任事故和不稳定事端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并依据有关规定对单位及责任人的年度评优、晋级、晋升实施“一票否决”。
维稳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学校建立了全方位的舆情信息搜集网络和思想动态摸排机制,完善了信息报送制度和形势研判机制,加大对意识形态领域、主旋律教育、重点人群和宣传阵地等重点工作的管理,有效完善了学校维护稳定工作体系。
  学校依托各级党团组织、辅导员和学生骨干,深入课堂、班级、学生公寓以及各种学生活动深入到师生中去,组织“校长下午茶”,教师座谈会、恳谈会等,了解师生的所思所想,加强与师生的及时沟通交流。学校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学术讲座,召开读书报告会、理论研讨会,举办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学生中,学校开展了六大教育工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要经历一次完整系统的理想信念、先进理论、文明修身教育。
  学校党委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引领校园思潮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两课”为主渠道,建立了由专职教师为主体,由党务人员、辅导员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队伍,建立起了立体化的教育宣传网络;同时,加强对宣传阵地、论坛讲座、课堂教学的管理,加强网络舆论宣传,积极构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网络阵地。
平安校园的那些事
关键词:队伍建设
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逐步组建起一支以保卫干部队伍为主体,学生干部队伍、后勤服务队伍、“平安校园”志愿者队伍等作支撑的安全稳定工作队伍。
  目前,学校有专职保卫干部12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7人拥有研究生学历,专职保卫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知识化。另外,学校还有70人左右的保安员队伍。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自治和群防群治工作优势,每学期都会选拔一批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优秀学生,加入大学生治安服务队,参与日常的护校值勤工作,为校园平安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科技创安
按照“重点优先,分步实施”的思路,自2004年开始,学校先后投入2300余万元,历经9个建设周期,建成了一个技防中控室、六个分控室,安装监控探头971个,填补了教学楼、公寓楼、实验楼等重点区域的监控盲区,监控范围已逐渐扩大到覆盖全校90%以上的主要路段和重点部位,形成了一套由视频监控、消防报警、电子巡更和无线通讯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完整技防体系。10年来,学校依靠以监控系统为主的技防手段共发现、查处事故及案件400余起,破案160余起。
关键词:公寓安全
2013年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对校园道路、学生公寓、食堂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润杰公寓、阳光公寓8栋公寓楼已全部通过北京市标准化公寓验收。公寓管理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访客登记制度、大件物品出入登记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全面禁烟制度,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学校还实行了保卫干部、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及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迅速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关键词:消防升级
2014年学校投入200多万元对消防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更换了消防泵房的水泵、水箱、气罐、控制柜等老旧设备,正逐步实现校园消防报警信号联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