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离石大润杰学生公寓不远处的肯德基见面时,Benjamin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褐色卷发略微蓬乱,坐在长桌的一侧,正和参加英语角的学生们进行轻松的口语会话。
当我们介绍来意之后,他表现出十足的友好与配合。落座后,他离席片刻,回来时捧着几个文件夹,里面夹着他的课程表、个人履历表、学校的聘用合同,还有以往报纸对他的采访剪报。“你把它们拍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问这些千篇一律的问题,省下时间可以讨论一些更深层次的话题。”说话间冲我们灿烂地笑。
现年33岁的Benjamin来自英国,在石大负责本科生“综合英语”和“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1年,在石大也已经任教7个年头了。他说,远离家乡,告别亲人来中国工作,这是全家人的决定,因为在中国他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不过因此,每年的圣诞节他都无法和家人团聚,这也成为他心中一直以来的遗憾。虽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他对在中国的生活十分满意。“我很喜欢昌平这个地方,周边的风景美极了!”他的眉飞色舞让我们感觉到他对中国发自内心的喜欢。
对于已经有11年教龄的Benjamin而言,教学可谓得心应手,并且还有不少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大部分中国学生都很优秀,非常努力用功,也取得了很棒的成绩。但是,他并不认为学生成绩优秀都是老师的功劳:“是否优秀取决于学生自己,我们见到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优秀的老师教出了成绩不佳的学生,平庸的老师教出了出色的学生,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学生是否肯用功学习。”
在回答我们有关中西方学生与教育有哪些差异的问题时,Benjamin并不认为有非常明确的答案:“这很难说,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单单以我所见到的学生来进行中西方教育的对比,这是不全面的。”
采访前,我们猜测他可能会因为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而面临上课互动不够甚至全员沉默的尴尬,事实上我们多虑了。Benjamin说,活跃的中国学生很多,他们很积极主动,即使出现沉默也不要紧,继续上课就行了。有些学生尽管不善言辞,但是他说:“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功,这令我感动。”
Benjamin很喜欢他的教学工作,很喜欢他的学生。他对待学生温和友好,但是,他也有不可违背的原则,那就是绝不允许考试作弊,因为他认为这关乎个人品质。如果学生因为考试作弊被抓住,他一定会对他们有所处罚,至少要重新考试。
关于生活,Benjamin现在住在学校提供的外籍教师公寓中,平时除了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每周还会给几个孩子辅导英语口语。“其实我是一个简单的人,目前的一切都令我感到很满意。”
除此之外,他的生活重心便倾注在了英语角。英语角已经开办了好几年,在石大小有名气,他觉得能为其他人提供英语学习的帮助非常开心。采访时我们也看到,陆陆续续有人到英语角练习口语会话,除了大学生、小朋友,还能看到几个成年人的身影。我们采访了几位慕名而来的学生,他们都非常喜欢Benjamin老师,而且很高兴能在学校周边找到一处这么棒的英语角。
这样的赞许让Benjamin笑得格外开心。
文/学生记者 饶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