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聚起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庆祝建党94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编
期次:第1022期
阅读:692
信念·学养·爱心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白春阳
作为一名思想理论课教师,我想就两课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践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两课教师应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环节,它体现了德育首位的原则和社会主义办学方针。“两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两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者和传播者,是实施“两课”教育的主导者,“两课”教学的实效,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首先直接地与“两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合格的“两课”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两课”育德功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其次,“两课”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两课”作为一门政治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内容涉及范围较为广泛,面对学生群体专业多样的现实,教师要保持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心态,在不断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及时了解时政资讯,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领悟力,从而形成多维度的交叉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两课”上得系统完整,有声有色。同时,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高超的课堂驾驭管理能力等无疑都会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最后,“两课”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心呵护学生。虽然大学生年龄已成人,但心理和精神上仍然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理解和引导,渴望与老师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成为自己的良师诤友,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说教者。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所以师长般的引导、朋友般的交流,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时,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在多种文化交流交融频繁,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对海量的社会问题和思想流量,他们需要寻求表达,破题求解,所以教师应创设一种探究式的宽松授课环境,给学生表达困惑寻求解决的机会,否则学生就会因为这种表达诉求被压制而产生“被教育感”,拉大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距离。
聚焦学生成长成才 助力教师全面发展
□石工学院党委书记 宁正福
近年来,石油工程学院分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德育工作紧紧围绕“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助力教师全面发展”这条主线,不断探索新思路与新方法,大力开展教育方式创新,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青年教师培养。
学院党委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在学院近几年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党员教师是绝对的主力,油气井科研团队成为石油系统惟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科带头人高德利教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党支部书记金衍教授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今年上半年,学院邀请美国石油工程领域的著名教授组成评估小组对学院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国际评估,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学院积极开展“创建服务型党支部,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了师生帮扶机制。李根生教授把“孙越崎能源大奖”5万元奖金捐给了学院,支持学生工作,他还因为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刘福江老师以默默无言的大爱受到了学生的爱戴,被评为北京市“身边的雷锋”;梁永图教授全身心投入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围绕学校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学院以社团为载体搭建学生交流的国际化平台,石油工程设计协会负责的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目前已经得到了教育部及国内外石油高校的普遍认可。SPE学生分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球杰出学生分会,SPE全球主席连续四年来校参加活动。通过这个平台,石工学院有200多位学生走出了国门,开拓了国际视野。
着力建设聚力务实的基层党支部
□地学院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党支部书记 高岗
作为一个基层的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强化政治思想引导,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增强支部与全系教师凝聚力”为基本理念,积极主动地开展切合实际的务实工作,组织、鼓励教师在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多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
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党支部从青年教师的专业方向与个人发展差异出发,为每位青年教师安排了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传帮带,从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帮助他们稳步发展。
“1+1资助贫困学生”是地球科学学院长期开展的帮扶活动,我们党支部每年资助十多位学生。针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本科生,支部还积极组织开展帮扶工作,2014年以来对12位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每人都安排了1至2名党员教师进行帮扶,引导学生提升专业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一定效果。
我们党支部还积极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在进行政治学习方面的指导的同时,还与学生支部开展专业交流,带领学生徒步野外地质考察,既增长了学生们的野外地质知识和经验,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党支部将一如既往地“聚力务实”,树立支部威信,增强党员和全系教师的凝聚力,展示思想进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取得更大成绩。
为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贡献力量
□机械学院 肖玉颖
从2007年的党建评估检查,到2012年的《党支部建设与党员发展》的专项检查,再到2014年的党建先进校评选中,机械学院的党务工作均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我认为,学院党务秘书是学院党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学院的党务工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参谋助手的作用。党务秘书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服务学院党委、服务教师和学生,对于加强学院党建工作,增强学院教师的凝聚力,积极推进学院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几年的党务秘书工作经历,使我能够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因此,我认为一个长期稳定的专职党务秘书对学院党建工作的稳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学院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靠的是团结,得益于学院党政工团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协作,离不开每一位支部书记、办公室成员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作为联系学院分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的桥梁,应尽最大努力协助分党委,组织中心组和学院各党支部的学习,做好学院的党风廉政及院务公开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协助分党委了解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党的温暖传递给青年教师、学生,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到祖国石油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
□石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曹立虎
从入党那天起,我就告诉自己必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10年我留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同时申请加入了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筹备团队任石油工程设计协会主席,并担任了2011级石油工程专业252名本科生的辅导员。
5年来我不断成长,2014年获得王涛英才奖学金,成为《中国研究生》杂志封面人物。在学习中,我作为学生负责人累计承担2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和2项省级自然基金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综合测评年级第一名。我带领学生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北京市红色1+1活动,获得北京市红色1+1一等奖第三名。
作为一名石油学子,努力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就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到祖国石油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2014年,我签约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再过几天,我将离开学习奋斗8年的母校,去征战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死亡之海”,做一名油田压裂工程师,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和美丽新疆建设做出贡献。在此,衷心感谢母校的培养,祝愿母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