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夯实基础知识突出实际能力

    期次:第806期    阅读:1199   




  《沉积岩石学》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优质课程,是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自建校之初老一辈沉积学家吴崇筠教授、冯增昭教授等开展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本科生的沉积岩石学教学工作至今,该课程的建设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
  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确立了“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推行素质教育,突出实际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系统,不仅阐释了沉积岩石学的基础原理和理论体系,而且不断反映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等方向的新进展。在教学方法中,课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野外实践教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网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中文教学与英文教学相结合,创建了“讲、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服务油气田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由我校教师主编的《沉积岩石学》教材是中国地质学界最有影响、销量最大的地学教学用书之一,该教材经过几代人50多年的雕琢完善,已经成为内容体系十分成熟的教材。《沉积岩石学》(第二版)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版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第四版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2008年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沉积岩石学》课程教学队伍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与信息学院有11位教师承担该课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高,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课程和实验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主讲教师朱筱敏教授长期从事沉积岩石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1996年首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是学校首批品牌课教师,第二届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第三届黄汲清地质教师奖获得者,在沉积地质学教学、科研方面具有较大影响。
  目前,《沉积岩石学》课程主要面向我校地质工程、石油工程、环境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学生和“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授课,每年有400名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该课程,是我校听课人数最多、涉及专业面最广的一门品牌专业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