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养
期次:第1052/1053期
阅读:953
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质量、规模、结构协调发展。
学校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并逐步实现了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型,招生结构更趋合理,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达到1.2:1,硕士生与博士生比例为5:1。
本科生教育试点推行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地质、石工、化工、机械、过程5个专业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时以“创新班”为基础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完善了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人才和多样式的国际型人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探索和规范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验收。
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勘查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二五”期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1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石油工程研究生教育开展了国际评估,被认定为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方阵;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