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本14党支部

为课堂教学出谋划策

    期次:第1063期    阅读:699   




  理学院本14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利用“互联网+”的思维,采用多种技术,协助教师创新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质量。
  引入“蓝墨云班课”,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为了让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支部采用“蓝墨云班课”开展学习。支部在“蓝墨云班课”上组建班级,让班级所有成员都可以在平台上讨论问题、交流思想,老师也可以在平台上提问或答疑,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学习交流。针对老师局限在讲台、同学们局限在教室的问题,支部还将同学们在云班课上进行了分组,让学生能够在课后有平台集体研讨问题,老师有平台为学生分类指导。
  为了方便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的讲解,支部还给课堂引入手机投屏软件,将手机的屏幕投放到幕布上。由于手机灵巧便捷的操作,老师不再受限于讲台,而是可以在台下与学生积极互动。这样,师生互动交流逐渐增多,课堂参与度和活跃程度都有明显提升。由于“蓝墨云班课”可以通过用户的活跃程度,进行经验值累加,这还为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参考,并将以往只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方面考核,变成以课堂活跃程度、学习成果汇报交流展示和考试结合的三方面考核体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支部成员还学习制作思维导图,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连贯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为同学们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提供了帮助。
  线上分享心得,随时巩固交流学习。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建立了在线资源库,上传了大量多种形式的“两学一做”学习资料,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用典》等政治理论书籍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视频等。支部成员结合平时生活、时事政治,每天打卡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及时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随时在线上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分享学习心得十余篇,上传个人学习视频数十段,真正将“两学一做”学习渗透到了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