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在黄土地上踏响青春节拍
期次:第1075期
阅读:2333
2014年7月,李伟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专业毕业了。除了毕业证、硕士学位证,他还拥有一份令许多同学羡慕佩服不已的沉甸甸的履历表:团中央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二十二届研究生会主席,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王涛英才奖学金、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奖获得者……凭借优秀的综合素质,他顺利地被壳牌(中国)项目与技术有限公司录用,成为公司上游技术部的一名对标分析工程师。
公司的办公地址在北京最繁华的国贸CBD地区。这样一份高薪的外企工作,是很多年轻人眼中的“金饭碗”,意味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大都市的各种发展机会。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个月后,他竟然辞去了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陕北。也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三年后,29岁的李伟实现了自己从繁华都市到田间地头的“华丽转身”。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李伟是陕西延安吴起人,从小在陕北的黄土高坡长大。那片土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流传的革命故事、革命传统给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家乡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面貌也成为他心底深切的牵挂。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后,学校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教育,更加深了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
2013年,李伟获得了“王涛英才奖学金”。“英才奖学金”由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王涛博士于2009年用自己的薪酬和积蓄设立的,以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拔,跟踪培养”品学兼优、社会工作突出,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方面有杰出表现的石油高校在校大学生。能够得到这项奖学金,李伟非常激动。而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争雄、争光、争气”的“三争”精神。王涛说:“‘争雄’,就是要为国家、为民族当脊梁!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发争取第一;争气,就是不甘落后,有志气,有勇气、有智慧,为民族争气。争光,就是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以优异的成果,杰出的表现,为国争光,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争光,为自己所在的单位争光,为自己的家庭争光。”李伟成为了王涛跟踪培养的重点对象。
在留京工作后不久,李伟在毕业之际提出的陕西市选调生申请有了回音:他被录用了!没有什么犹豫,他很快就做出了放弃大都市工作的选择,回到了陕北。
从走遍全村的每家每户开始回到家乡后的第一年,李伟担任了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庙沟镇镇长助理。由于工作踏实能干,2015年8月他被选派到吴水口村任村党组织下派第一书记。
吴水口村隶属延安市吴起县庙沟镇,距县城29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281户1056人。该村以苹果、小杂粮、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较差。到村后,李伟发现尽管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现实条件比想象的还要差。镇领导原打算把他安排在条件较好的镇政府住,但是李伟婉拒了:“我是驻村书记,就得驻村,不能搞特殊。”
驻村后,李伟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走遍全村的每家每户,摸清村情民情。就这样,他住进了村部,在平房里安了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到一个月,言谈举止间已成了正儿八经的“村里人”。
李伟驻村后不久就发现,吴水口村党组织开展活动较少,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脱经济贫,必须先得让思想脱贫。他主动作为,带领支部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党员带头做”活动,真正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便民服务,线下利用镇上“一站式”服务大厅和村便民服务室提高办事效率,线上利用“庙沟镇便民服务窗口”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服务水平,让村民们都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
“自从李书记来到村里,村两委开会明显增多了,他经常给我们上党课,还经常给村里的流动党员打电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让全村的党员又过上了组织生活。”村支部书记许志新说起李伟来话语中透着赞扬。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李伟驻村后不久,村民们就发现这个小伙子干起事情来,有种不一样的劲头。李伟在石大上学期间,非常感佩铁人王进喜的一句话:“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吴水口村开展扶贫工作,他要求自己就要有这股干劲儿。
根据贫困情况和致贫原因,他和村里的干部们因户制宜,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按照“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短期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劳务等短平快项目实现脱贫目标,长期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现持续增收,让贫困户近期有收入、能脱贫,长期有产业、能致富。为了动员村民发展苹果产业,李伟通过多方努力说服村里有威望和有社会地位的人支持和参与到种果树中来。“我就是冲着小李书记这份执着和实干精神才回来种果树的。”蔺文正说。吴起县巡特警大队副队长蔺文正和吴起县采油厂白合大队大队长齐旭都被李伟一心为民的实干精神所打动,不仅说服自己家族种植苹果,而且还回村建起自家的果园,很快在全村掀起了种果树的热潮。
基层的工作很艰辛,也很锻练人。每当李伟遇到困难的时候,王涛老部长都会用“三争”精神鼓励李伟,老部长的跟踪培养如同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帮助着李伟,让李伟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年多来,李伟利用业余时间赴北京、西安、杭州考察调研8次,到淘宝、村村乐、乐村淘等电子商务企业上门学习11次。结合调研情况,李伟帮助村主任齐战阳在吴起县建成首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帮助吴水口村销售酸桃核、杏核10吨,玉米6吨,洋芋40吨。
2016年,吴水口村61户精准扶贫户全部脱贫。通过“支部+X+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村里成立山地苹果专业合作社,建成山地苹果示范园1360亩,并且实现了16.6公里的生产路全线贯通以及105亩的农田改造。吴水口村党支部被镇党委评为“发展型党组织”。李伟也先后被评为“吴起县优秀公务员”和“吴起县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本报综合报道,部分材料据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