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载弦歌不辍65载春华秋实

    期次:第1121/1122期    阅读:96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一校两区,校本部坐落在北京昌平风景秀丽的军都山南麓,占地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000余亩。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65年来,学校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强,是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领军高校。
  学校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优势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交叉融合,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17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6个学科排名进入前10位,其中2个学科被评为A+。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校生15000余名。65年来,中国石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三十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50余名,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两条快速成长通道,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学校始终坚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路,按照“搭建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特色技术,已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产业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之一。“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00多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8项,获奖数量2014年、2015年在全国高校通用项目排名中位列第10位,2017年排名第7位。
  学校坚持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先后与100多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探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70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外高校、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东校园正式启用,顺利完成了中油大厦、学生活动中心、第四教学楼、主楼等校舍建设项目。校园网络和信息化校园建设成果显著,图书文献资源进一步丰富,后勤服务与管理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节约型校园和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物质条件保障。
  学校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文化体系。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晰了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并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成为石油精神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面向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大力实施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强校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