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人精神铸魂育人

    期次:第28/29期    阅读:1746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明明 张明明

  70多年来,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和繁荣富强,一代代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儿女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着青春汗水,他们让新中国摆脱掉了贫油的帽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人格的升华、钢铁意志的锤炼、奉献境界的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石油战线弘扬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实际上包括克拉玛依精神……这种精
神的弘扬,至今仍然需要,而且永不过时。”
  铁人精神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面对出生、成长于祖国发展最快最好时代的“90后”“00后”青年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们该如何阐述铁人精神呢?该如何以铁人精神铸魂育人,打造有“油”味的思政课堂呢?
  学习传承铁人精神,就是要在思政课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铁人精神最激昂的主旋律。1959年,当王进喜到北京开会,看到国家因为缺油,汽车上都背着个煤气包时,他蹲在马路边流眼泪。这眼泪是知耻后勇的英雄泪,也是忧国忧民的赤子泪。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就落到了自己肩上。”在思政课上,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将爱国主义精神沁润入心、融入血液,以爱国主义精神厚植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注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
  学习传承铁人精神,就是要践行忘我拼搏精神。人拉肩扛运钻机、脸盆端水保会战、跳泥浆池压井喷,王进喜曾经发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思政课要激发学生把忘我拼搏精神融入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之中,披肝沥胆、顽强拼搏,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情操,接力奋斗、久久为功,成为走在新时代的奔跑者。
  学习传承铁人精神,就是要传承艰苦奋斗精神。铁人上井三件宝:笔记本、炒面袋、羊皮袄。今天的艰苦奋斗,不仅仅指物质生活方面的勤俭节约,更是指不追求安逸、不满足现状的进取精神,不以单纯追求物质享乐为目标的奉献精神,不甘于平庸、不等不靠的自主精神。思政课要带领学生把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孜孜不倦的优良学风之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以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勇气,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学习传承铁人精神,就是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王进喜曾说过:“我从小放牛。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我愿意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大会战时,一批批像王进喜一样无私奉献的英雄楷模,为了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甘愿当大庆荒原上的拓荒者。思政课要启发学生把无私奉献精神融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尚情怀之中,甘于付出、甘于奉献,以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气概,不求回报、无怨无悔,成为新时代的奉献者。
  铁人精神的孕育、形成、发展、升华的历史,见证了党领导人民创造丰功伟绩的历史。当前,我国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铁人精神。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石油思政素材,让思政课和“油”紧紧连结,从鲜活的践行铁人精神的实践、案例中使学生感受新时代,展现新担当,突出新作为。培养青年学生始终坚定“四个自信”,立志服务于国家重大能源战略需求,传承铁人精神、石油精神,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