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世诚教授
7月11日夜,我们一行十位老者,在俄罗斯观光旅游了整整十天之后,从莫斯科二号国际机场搭乘俄航回北京。
深夜航行,看不到什么外景。
空中小姐为旅客准备了毛毯和软枕,并把灯光调暗,好让大家睡一会儿。到北京要飞八个小时呢。
我把身旁的老伴安顿好,自己也调整好姿势,闭上眼,想迷糊一阵,可是怎么也难入睡。十天经历的场景在脑海里一一掠过,我试图把它们归纳整理起来,这样就越发没了睡意。索性不睡了,打开日记本,记下这几天我对俄罗斯总的感受。
第一,俄罗斯人民是很实诚的人民。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在俄罗斯闯荡多年的姑娘,她的亲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来这里做生意。她给我们讲了许多类似笑话的俄国人的故事。她说,俄国人很死板,上班决不迟到一分钟,下班也决不延长一分钟。在给货车装运木头时,吊车司机把一根木头吊起,如果下班时间到了,他就立刻关机器走人,让木头在空中吊着;又说俄国人售货或购物从不“砍价”,还不会找零钱。其实,这种说法是很浮浅的,很片面的。我们这些老人,经历过“中苏结盟”的岁月,北京石油学院有过苏联专家,还有许多人在苏联留过学,苏联人民给我们的印象还是很好的。这次我们在彼得堡、莫斯科市区和市场游逛,给我们总的感觉是,俄国人民是很厚道、很实诚的人民。
第二,俄罗斯是一个有很强凝聚力和忍耐力的民族。我们在冬宫、在克里姆林宫参观时,在红场、在涅瓦河畔散步时,在彼得大帝、在列宁铜像下拍照时,时时都会有这种感觉。1812年9月,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在横扫了整个西欧之后,亲率60万大军打到莫斯科,声言要一举灭亡俄国。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率军民坚壁清野数月,于12月举行大反攻,拿破仑几乎是只身逃回了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希特勒又进攻苏俄,并一直打到了莫斯科城下。斯大林率军民英勇抵抗,最后和英美联军一起逼使德国投降。历史一再证明,俄罗斯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第三,俄罗斯是一个实力雄厚、潜在实力更是巨大的国家。想当年,前苏联是多么强大。上世纪90年代后,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剩下了一个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下滑,其国力和国际影响都大不如前了。但是,就我们这一路所见、所闻和所想,它仍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国。
我在飞机上想到它有四个“了不起”:一是了不起的自然资源。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天然气、铁、煤、石油、铜、铅、黄金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二是了不起的历史。几百年间,它没有被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打败过,更没有被灭亡过。三是了不起的文化。俄罗斯民族的创作才能在文学领域表现得最充分最鲜明,俄罗斯文学在民族文化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他们还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各学科领域都有重要地位。我们在旅游中接触的俄罗斯平民,都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表现出很高的文化素养。四是了不起的军事科技和工业基础。原苏联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发达,为其经济调整、转型提供了基本条件。它的军事力量在当今世界仍属最前列,潜在实力更不可低估。我们已经看到,经普京总统的几年治理,俄罗斯正在恢复和发展。
它是正从冬眠中醒来的北极熊!
作为一个中国的老人,我们经历了中苏两国关系好时好得“不分彼此”、坏时坏得“刀枪相见”的过程,经历了“一切照搬苏联模式”以及后来对此模式反思的过程,终于迎来了中俄两国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新局面。现在我们还能到这个北邻大国看一看,走一走,玩一玩,想一想,真是好感慨又好快活。
想着写着,写着想着,不觉我们已飞抵北京。
沐浴着朝阳走出漂亮的北京机场,迎面扑来的是首都迎奥运的喜庆气氛和鲜花的海洋……
(2008年7月21日于北京七石斋)(全文完)